蝗虫会不会吃人

时间:2024-07-17 16:35:25
蝗虫会不会吃人

蝗虫不会吃人

  蝗虫会不会吃人1

1、说起蝗虫,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中国作为一个蝗虫灾害频发的国家,历代有多少研究人员对蝗虫进行研究并分析,致力于消灭蝗虫,解决给我国农产品带来的危害

它不仅是农民伯伯们的心头大恨,更对庄稼造成了不可言说的威胁,早些年发生的蝗虫灾害,直到现在还印在人们的心中,更有“蝗虫过境,寸草不生”的民间谚语,由此可见蝗虫过境有多可怕了,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蝗虫过境。

2、蝗虫过境,指的就是铺天盖地而来,铺天盖地的蝗虫必定会对农产品造成特别大的威胁,甚至会毁灭所有的农产品,不管对于农民还是任何人这都是非常大的灾难,所以蝗虫过境就是比喻非常大的灾难即将来临。

3、有这么一种说法,“蝗虫过境、寸草不生”,充分可见蝗虫过境的危害,它无疑对我国的农产品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本身蝗虫就是害虫,之所以庄稼上喷洒的农药就是为了防止蝗虫的,如果成片成片的蝗虫铺天盖地而来,可想而知对农产品造成的威胁以及后果会多么可怕,这将是非常大的灾难,蝗虫过境指的就是灾害即将到来。

4、蝗灾时蝗虫不会吃人,因为蝗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吃植物的,另一类是吃肉的,而发生蝗灾时的害虫是吃植物的蝗虫,所以不会对人造成威胁,只会对庄稼造成一定的影响。之所以会有蝗灾时蝗虫吃人这种谣言,是因为大家混淆了蝗虫与蝈蝈,蝈蝈是食肉性动物,但是蝈蝈不会造成蝗灾,所以蝗虫是不食肉的。

  

蝗灾时蝗虫真的吃人吗

蝗灾时蝗虫会大量的吞食各种植物,因此会造成人类社会粮食的极度短缺,平时蝗虫虽然是比较温和的,但是蝗灾发生时,蝗虫就像中了邪一样,性情开始变得凶猛,但是这时的蝗虫虽然爱吃,但是并不会吃人,毕竟它们都是成千上万的成群出现,所以要是吃人的话,那蝗灾简直就是能灭族的灾难了。

蝗灾时的蝗虫是怎么来的

其实我国自古以来都是农耕文明,所以对于蝗灾有着非常多的经验之谈,蝗虫平时都是单独生活的`,所以很难出现蝗灾时成群生活的现象,但是当天气干旱的时候,蝗灾出现的概率就会变大,因为蝗虫卵在这样的环境中孵化成功率会非常高,尤其是28-34摄氏度之间的环境,因此古人才说“旱极则蝗”,要知道一只蝗虫白天就能产下四百颗卵。

蝗灾时的蝗虫为什么不能吃

蝗虫在香港就有着“飞虾”的美称,因此平时普通的蝗虫是可以吃的,但是在蝗灾发生时,很多人认为这种蝗虫体内有毒,是不能吃的,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说明蝗灾时的蝗虫能不能吃,但是一般来说蝗灾时的蝗虫繁殖太快,即便是吃也是没法阻止蝗灾发生的,因此最好不要贸然的尝试吃蝗虫。

蝗灾时的蝗虫能喂家禽吗

蝗灾时的蝗虫是不太适合喂食家禽的,因为据说蝗灾发生时,蝗虫一旦成群结队,它们就会出现保护机制,从而释放一种叫做苯乙腈的化学气体,而鸡鸭等家禽闻到这种气味后就会拒绝进食,并且鸡鸭吃蝗虫也不是解决蝗灾的根本办法

因为一只鸭子只能在一天内吃掉半斤蝗虫而已,但是蝗虫繁殖速度太快,迁徙速度过快,所以蝗灾发生时最好是不要将鸡鸭赶出去喂食,这在蝗虫灾害为什么不放鸡中就曾经提到过。

  蝗虫会不会吃人2

蝗灾时蝗虫是不吃人的,不管什么时候的蝗虫都是不吃人的,所以大家大可放心了,但是蝗灾来了可比蝗虫吃人更加可怕了,因为他们是数以亿计的出现的,也就是说不管你家有多少庄家,你家地有多大,全给吃了,所以这蝗灾的破坏比蝗虫吃人更加可怕了。

中国历史上是怎么抵御蝗灾的呢?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自然是备受重视的。

中国悠久的农业发展史和文字记载,为我们了解古人的农业技术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诗经·小雅》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这是两三千年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所描绘的农业生产中关于虫害的记载。“螟螣”、“蟊贼”就是田间各种害虫。最后一句说:田祖保佑啊,把这些害虫都投进火里烧死吧。说明自春秋时期,就有田间治虫的观念和措施。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四年“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

这是关于中国古代蝗灾的较早的记载。

但是当时应对蝗灾的办法是比较消极的.,正如《史记》记载,汉文帝年间,“天下旱,蝗。帝加惠:令诸侯毋入贡,弛山泽,减诸服御狗马,损郎吏员,发仓庾以振贫民。”

将蝗灾与其他天灾一样,看作是君王德行不施的结果。因此一有蝗灾奏报,皇上就会做出一些样子,施行德政,赈济灾民。而广大地方官和民众更是不知所措,只能焚香祈祷:蝗虫啊,快点走吧。

积极治理蝗灾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历史人物就是唐代明相姚崇。

《旧唐书 姚崇传》有记载,大唐开元四年,黄河中下游一带蝗虫大起,姚崇上奏称:

“《毛诗》云:‘秉彼蟊贼,以付炎火。’又汉光武诏曰:‘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蝗蜮,以及蟊贼。’此并除蝗之义也。虫既解畏人,易为驱逐。又苗稼皆有地主,救护必不辞劳。蝗既解飞,夜必赴火,夜中设火,火边掘坑,且焚且瘗,除之可尽,承山东百姓皆烧香礼拜,设祭祈恩,眼看食苗,手不敢近。自古有讨除不得者,只是人不用命,但使齐心戮力,必是可除。”

  

1、火焚法

姚崇指导人们破除迷信,不必再去“烧香礼拜,设祭祈恩”,而是积极驱赶,以避蝗祸。更是科学认识到昆虫的趋光性,“夜必赴火,夜中设火,火边掘坑,且焚且瘗,除之可尽”,一边烧,一遍埋,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2、生物治蝗法

《旧唐书》中还记载了蝗虫的天敌——各种以昆虫为食的鸟类,助民灭蝗的事件。

开元二十五年。贝州蝗食苗,有白鸟数万,群飞食蝗,一夕而尽。

开元二十六年,榆林关有虸蚄食苗,群雀来食,数日而尽。

天宝三载,贵州紫虫食苗,时有赤鸟群飞,自东北来食之。

这些“白鸟”、 “群雀” 、“赤鸟”,均是生物治蝗的很好例证。

3、以蝗为食法

飞蝗横扫下,农作物荡然无存,甚至有记载,连牛毛都被飞蝗啃食的情况,人民颗粒无收,食不果腹。对蝗虫自然是恨之入骨,恨不能食其肉而寝其皮。然后真的就有人这样做了,最后发现,恩,味道还不错啊。

《旧唐书 五行志》记载:“兴元元年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蒸曝,扬去足翅而食之。”

蝗虫富含高品质蛋白质,确实是不错的食材。古人的探索精神,也为现代吃货之食谱增添了一道美味。

《蝗虫会不会吃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