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2023是几月几日,老人说“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在冬季节气中,人们对冬至节气的重视程度可以说远高于其他节气,每年的冬至节气前后,天气会有一些变化,下面我们来看看冬至2023是几月几日?
冬至2023是几月几日1
“日短至,日南至”
北京时间12月22日
将迎来冬至节气,冬至当天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线对北半球的倾斜角最大,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
老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往北复返,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将逐渐变长,农村妇女在做针线活时,每天都要比前一天多用完一段线天才会黑。
特别注意,冬至虽然北半球白昼时间最短,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冬至日并不是全年温度最低的时间,冬至地表热量还没有完全消散,真正的寒冬在冬至后才开始。
同样的,夏至虽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长,但是夏至并不是全年最热的时间段,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在小暑后的“三伏阶段”。
在古代,我们老祖宗发现气候的变化与天象有规律可循,人们发现不同的季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不同,“斗柄指东方,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一岁分为12个月,春夏秋冬各三个月,古人又根据“十二月建”发明了二十四节气,每月两个节气(每15天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春分点为0度的起点,而到了冬至日太阳达到黄经270度。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农民对冬至向来都非常重视,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因此人们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总结出很多实用的经验,如“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那么明年正月冷不冷?看农谚咋说?
老人说“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2023年正月冷吗?
老话说“冬至不离十一月”,说的就是冬至交节往往都在农历的十一月份,如果冬至交节在农历十一月初,那么就是“冬至在月初”;如果冬至交节在农历十一月中,那么就是“冬至在月中”;如果冬至交节在农历十一月尾,那么就是就是“冬至在月尾”。
今年冬至在月尾吗?今年冬至在12月22日,对应的农历时间在十一月廿九,很明显今年是冬至在月尾,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说法,明年的正月会很冷。
那么老话“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到底有没有道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段在什么时候,老话说“冬至数九”,即从冬至日开始算起,每九天为“一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到了“三九、四九天”,地表积蓄的热量最少,因此三九天和四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当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就意味着寒气已尽,天气暖和了。
从冬至数九算起,三九是冬至后的第18天,四九是冬至后的第27天,也就是说冬至后的第18天一直到冬至后的第36天(四九结束),这之间的18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段,这期间西伯利亚地区的冷空气团发展到最为强盛的阶段。
冬至在月尾(农历十一月的月尾),意味着冬至距离正月差不多就30天的时间,而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段在冬至后的第18天到第36天,这就意味着正月处于寒冷的“四九”时间段,这样正月自然就会很冷,可以说“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非常有道理。
就比如,今年农历十一月廿九是冬至,明年的正月初一在1月22日,而“四九”时间在1月18日~1月26日,因此明年正月会感到很冷。
在我们这里有“冬至在月头,冷死牛;冬至在月中,冷也不凶;冬至在月尾,冷死鬼”的说法,其实这不难理解,“冬至在月头”意味着冷天来得早,寒冷的冬天会提前到来;“冬至在月尾”意味着冷天来得晚,也预示寒冷的冬天去得晚。
一般来说,冷天来得早,去得也会比较早;冷天来得晚,去得也比较晚,像今年冬至在月尾,我们来年就需要提前做好“倒春寒”的防治工作。
农民靠天吃饭,我们老祖宗在上千年的农耕文明中总结出很多农谚,就比如“冬至不冷,夏至不热”,说的就是如果冬至这天很暖和,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来年的夏至也不会很热;农谚还说“冬至暖,烤火到小满”,说的就是如果冬至非常暖和,那么来年到了小满节气都会比较冷,预示着发生了严重的倒春寒天气。
冬至2023是几月几日2
冬至
2023年冬至是公历2023年12月22日11点23分,农历癸卯年十一月十号。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节气时间怎么计算
斗指子,太阳黄经270°,为冬至。正月建寅,十一月为子月,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二日。例如:2020年冬至具体时间:12月21日18时02分。
注:平均时间法(1645年以前使用)计算不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与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的推算方法不同,各节气的具体交节时刻不一样。
在天文上,“冬至”是太阳南行的转折点,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冬至
冬至的由来
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在郊外祭祀天的大型活动,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代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以后,才把正月和冬至真正的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的,盛于唐宋,相传到今天。
唐、宋的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时间,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的活动,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然会有一些地方在冬至的.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
冬至的习俗
祭祖
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如粤西、潮汕、浙江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吃饺子,喝羊肉汤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吃汤圆
而在南方,冬至盛行吃汤圆,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冬至2023是几月几日3
2023年冬至公历时间是:2023年12月22日 11:27:09
2023年冬至农历时间是:二〇二三年冬月初十 11:27:09
冬至这一天,太阳黄经为270°,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
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
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是2023年12月22日,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在中国有冬至吃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饺最为常见。
冬至习俗
冬至沿革
中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位,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西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北方中原地区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土圭测日影法在黄河流域测定“二十四节气”。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定的,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在传承发展中,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农历中,成为农历一个重要部分。
冬至节气
冬至习俗
农耕社会的人们在安居乐业之余,择日祭祖。并逐渐发展成节日宴饮活动,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在冬至这天,也是如此。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冬至习俗。
祭祖
冬至最初在周代主要是为了向神明和祖先祈福消灾,祈求来年减少饥荒与死亡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至今,我国南方沿海一带还延续着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贡品等。
在南方一些地方,还会祭祀天神、土地神,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吃烧腊与姜饭
潮汕地区有“东丸节,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也叫“添岁”。吃烧腊寓意来年能鸿运当头。吃姜饭则是时节的原因,冬至需要御寒,适合进补,冬至煮腊味姜饭,适合时令。在冬至这天,广东人还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
吃年糕
明末清初,杭州人都有冬至吃年糕的习俗,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寓意年年长高,图个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