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吃什么药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吃什么药?生活中很多人的心理是有健康问题的,有些人是不明显的症状,有些是非常明显的情绪不稳定,一般是患有了人格障碍,那么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吃什么药呢?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吃什么药1
人格障碍主要是指一个人偏离了正常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人格方面的异常,相关用药方面。如果患者出现情况不稳定的情况,还能服用少量抗精神病的药物或者抗焦虑、苯二氮30这三种药物进行治疗。
1、抗精神病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阿立哌唑等。但是这类药物副作用小,比如可能会引起代谢综合征,也会使患者的体重增加,还会导致血糖跟血脂的升高等。
2、抗焦虑药物:此药具有安定药物的作用,比如舒乐安定、劳拉西泮、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对于治疗人格障碍有些很好的效果。
3、苯二氮30:可以作用于脑干网状结构跟大脑边缘系统。可以治疗人格障碍引起的焦虑等症状。但是用药有一定的禁忌,患者合并有严重心血管病、重症肌无力以及青光眼等疾病的需要禁止使用。
人格障碍患者可能跟遗传因素或者病理性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有关系。患者平时会表现为偏执型人格障碍以及分裂样人格障碍、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等症状。此时患者需要就诊,通过自陈式调查表或者临床定式检测等工具检查,找出病因后及时治疗。
综上所述3点就是人格障碍治疗可以使用的药物,到医院就诊后,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除此之外,患者还要注意生活的护理,饮食上要保持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焦虑等。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吃什么药2
人格障碍药物治疗:
一般而言药物治疗难以改变人格结构,但在出现异常应激和情绪反应时少量用药仍有帮助。一般不主张长期应用和常规使用,因远期效果难以肯定。
如情绪不稳定者可少量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攻击行为者给予少量碳酸锂,亦可酌情试用其它心境稳定剂;有焦虑表现者给予少量苯二氮卓类药物或其它抗焦虑药物。有研究报道具有潜在抗冲动作用的选择性5HT回收抑制剂氟西汀对分裂样人格障碍和边缘性人格障碍有效。
人格障碍的表现:
1、人格障碍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不具备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过程。
2、可能存在脑功能损害,但一般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形态学病理变化。
3、人格显著的、持久的偏离了所在社会文化环境应有的范围,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行为模式。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属于是心理障碍疾病,一般需要通过心理疏导和抗精神病的药物治疗。
情绪不稳定性人格障碍通常会使患者出现情绪难以自控,还会伴随情绪比较暴躁和容易攻击人,同时还会伴随思维篇致和爱钻牛角尖以及有自伤等多种的行为。
大多数可以通过专业心理医师疏导的方式治疗,有利于患者对自身的不良认知得到认可,从而可以使自身的病情逐渐的减轻和控制,同时还需要遵医嘱使用氯氮平和奥氮平药物治疗,有利于自身的病情控制
,缓解患者身体出现的情绪难自控以及情绪偏执症状,结合治疗有利于病情好转和恢复,从而可以防止自身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
药物治疗期间还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身体,同时要多参加户外活动和多跟外界交流,同时要避免患者的精神受到刺激,以免使治疗的效果受到影响,不利于病情快速的好转和恢复,治疗期间通常需要保持精神健康饮食,有利于防止药性的发挥造成影响,避免吃辛辣刺激性和生冷性的食物,防止身体出现恢复缓慢。
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吃什么药3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近几年通过针对有这个障碍的病人的专门技术已经得到提高。治疗包括:
心理治疗
这是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核心治疗。辩证行为疗法(DBT、是专为治疗障碍疾病的。通常进行个人,集体和电话咨询,辩证行为疗法以教人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忍受痛苦和改善关系为基础。
药物治疗
药物不能治边缘型人格障碍,但它们可以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如抑郁,冲动和焦虑。药物可包括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和抗焦虑药物。
住院治疗
有时,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可能需要在精神病的医院或诊所进行更强烈的治疗。住院治疗还可以使他们免于自我伤害。
由于治疗可以加强和长期,当人们找到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有经验的.心理健康咨询师时,他们面临着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
她们的病从何来?
有一部分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会警惕自己的状态,在一次又一次的歇斯底里中,发现自己的情绪常常处在一种边缘性的状态,因而决定要改变,然而这改变之路是漫长和艰难的。
因为和其他人格障碍一样,边缘性人格障碍往往也是和人格特质有很大关系(人格特质是天生的,很稳定的,后天很难改变、,当然我认为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与童年经历的关系也非常大。
什么样的童年经历会导致边缘性人格障碍呢?
1、童年曾遭遇过【性】侵犯,而当时又没有被很好的处理,成年后患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概率就会大增。
2、童年期父母离异,或者有被亲人遗弃的经历;
3、童年期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处在感觉与身体的分离状态,即内心感觉是一种状态,然而身体和行为却是另一种状态,两种状态是分离的,即心理学所说的“抽离”状态;
4、童年期曾经历主要亲人死亡,且那死亡对自己的冲击非常大;
5、童年期曾长期主动或被动介入父母的关系,成为隐形的“第三者”。
6、童年期被主要亲人虐待,身体、精神或【性】虐待都可导致成年后的精神问题。
7、主要抚养人情绪极其不稳定,当事人无从预测抚养人的行为反应,从而内心分裂;
8、其他的创伤经历。
当然,这里有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样都是在关键的成长期遭遇重大的成长事件,比如父母离异、虐待、亲人死亡等,对于有些孩子的影响就会微乎其微,而对另一些孩子的影响却是终生的,所以不见得所有小时候经历过以上事件的人
成年后都会遇到精神或心理问题,这还取决于生活事件经历者本身:
1、他天生的人格特质;
2、他当时发展出来的应对方式;
3、以及成年后他自身做出的选择。
生活事件本身的发生是无法改变的,而以上三点的不同,却决定了不同的发展结果。